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并星标19绿河
去做你自己喜欢的事
2024.5.25
宜:允许焦虑
忌:增加压力
好久不见,我是绿河。
今天的北京从清晨到傍晚都雾蒙蒙的,还下着小雨,于是我哪里也没有去,就在家里待着。
但是我好像不允许自己休息一样,停下来的时候我有点焦虑。
我做了旅行博主之后,每一个周末我要么去旅行,要么去拍北京的某个景点,而今天我哪里也没有去。
看着搭子发来的旅行地的照片,我突然陷入到了一种像阴雨天气般灰沉沉的焦虑里。
大学的时候,我也焦虑也内耗也迷茫,那时候觉得工作了赚钱了就好了。
其实不会的,我是97年的,我今年27岁,也有不少焦虑的时刻,我甚至觉得30岁,40岁,我可能也还是会焦虑的。
那天我看到袅袅发的文章,她说自己上班几年,也还是迷茫,感同身受,我在文章评论:
我27岁,也迷茫的,前天痛哭一场,加班痛经11点回到家,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然后闻到了隔壁男室友吸烟飘过来的二手烟的味道,也没什么理由,就突然崩溃了,哭的像个没有家回的小孩一样;
有时候也会想同龄人都结婚了吧,都买房买车吧,我怎么还挤在小出租屋闻二手烟啊,好崩溃,但日子还得继续,第二天又没事人一样继续加班,人生不过三万天,过一天算一天,其他的随他去吧。
我的27岁也才刚刚走过了几个月,但这几个月确实有一些兵荒马乱的时刻,我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高,我要求自己情绪稳定,自己能够遇到什么都解决都乐观,但并不是都能做到,有时候情绪控制不了,那天眼泪突然留下来的时候,我有一点愣住,当时觉得好像并没有发生什么呀,我怎么哭了呢?
可能很多人会说,你有什么好焦虑的,你月入过万,工作体面,还有一份发展的不错的副业,父母恩爱,对你也好。
我好像在朋友圈里在文章里,在各种地方看起来都是阳光的,拥有的东西挺多的一个女孩。
但我依然焦虑,焦虑是不会因为我有所得到就会消失的,焦虑是由环境或者说对比产生,它的存在是必然的。
我生活在北京,大厂工作,月薪过万,福利待遇都不错,好多朋友都说过羡慕我。
但从来没有人知道,这句话的背后还有很多东西。
比如大厂的裁员很猛,大厂的员工也提心吊胆;
比如北京消费高,存不下什么钱;
比如大厂接触到的优秀的人太多,你以为普通同事,其实名校毕业在北京有房有车,你以为同龄人其实已经结婚了;
比如我北漂快5年了,生活突然丧失目标感,以前的目标是我一定要在北京先立足,养得起并养得好自己,然后突然有一天这个目标实现了一段时间后,不知道未来目标在哪里,要留在北京么要回家么,选择题最难了……
我在小红书是一个2.7万粉丝的旅游博主,在微信是一个2.1万粉丝的公众号号主,文章曾经上过杂志,曾经开过课,带好多人在小红书变现,看了这段话,很多人会夸我,好优秀好厉害。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点我觉得还不够的成绩,是我拼尽全力才得到的,我经常周六早上7点出门,周日晚上24点甚至1点回家,一整个周末都背着相机、沉沉的三脚架,暴走几万步,我没有时间看综艺追剧,在地铁上我不是在文章就是在写笔记写课件。
小红书是公域流量,现在公众号也开始偏公域流量,什么是公域流量呢,就是玄学占一部分,方法只能帮一半的忙,于是乎我在两个平台数据都有不稳定的时候,这种时候真的会焦虑。
97年,27岁在长辈眼里老大不小了,该结婚了,但是呢,我现在单身,并且我是一个觉得自己会孤身一人一辈子的人,我很难爱上一个人,我没有对谁心动的能力,我还有一些厌男,父母其实已经不催了,是自己有点焦虑。
因为同龄人都在结婚,好像自己格格不入一样。
好在现在结婚的焦虑在我这里已经渐渐褪去了,因为我真的觉得一个人好好啊。
我一直觉得自己挺努力的,那天同事问我,我是哪里人,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7岁和7岁之前在山西运城,8岁到19岁在哈尔滨,19岁到23岁在牡丹江,23岁到27岁在北京。
之前我把身份证迁到了西安,未来大概率应该是个西安人叭。
我是个蛮喜欢旅行的人,因为27岁之前过得很漂泊,于是我有一种赶路的天赋。
网上有一段很火的话:“不要赶路,去感受路。”
我的观点刚好相反,我建议大家多赶路,多做选择,这样更容易找到自己。
着急并不一定不好,急切有时候也参杂着勇敢,而勇敢的人会得到所有想得到的一切。
你看,零零散散细数下来,属于27岁的焦虑,竟然这么多。
也不知道17岁的我看到27岁的我在这里数着自己的焦虑,她会怎么想。
她应该会跟我说:“没关系,允许一切发生,多少岁都可以焦虑,17岁的我能焦虑,27岁的你当然也能啊,焦虑才不是什么坏事呢,会让你更优秀的。”
最后,我想分享我今天读到的一段话给大家。
我今天和朋友说我什么没有干,下一句差点就要说出我有点焦虑了,她说:“你不是整理一天的照片嘛”
是呀,哪怕没有出门,我依旧也没闲着,平时赶路没时间整理的照片今天整理了,平时没时间洗的衣服今天洗了,平时没时间收拾的房间,今天收拾了,平时没时间给父母打的电话,今天打了,平时没时间听的歌今天听了,平时没时间读的书,今天读了……
我今天读的是余华老师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我好喜欢书中的一段话:“这四十年来中国人的心理变化就像社会的变化那样天翻地覆。当社会面目全非之后,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我想,没有一个人在心理上是完全健康的,起码不可能一生都健康,心理医生也不会例外。”
还有那句:“所以与其说我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我是在寻求治疗,因为我是一个病人。”
北京的雨停了,灰沉沉的焦虑其实就像天气一样,是正常现象,是需要存在的。
我们都不会百分百在心理上健康,没关系的,77岁也能焦虑啦,只要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疗愈方式就好。
我是绿河,我们下次见。
图源|绿河
关于作者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全网转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1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