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不同的人来写阿勒泰,会写出不同的风景,但我们现在看到的阿勒泰是属于李娟的。”

撰文 |  林杨攀

编辑 |  曹颖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2024年5月,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豆瓣评分高达8.8。这部剧讲述了生活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汉族少女李文秀的故事,因为在大城市追求文学梦屡屡碰壁,她回到母亲所在的村落,努力融入当地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友谊,遇见了爱情。


《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破圈的热度让更多人知道了李娟——这个高中辍学、醉心于写作的女孩,凭借对新疆风貌的书写,让李娟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成了文学世界中的独特坐标。


在散文集《我的阿勒泰》中,李娟书写十八岁到二十岁出头的自己,那时候生活在乡野山间,她时常感到自己孤僻、怪异,与环境格格不入。她无法像当地人一样经营生活,却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他们,于是有了笔下淳朴热情的邻居,热闹的乡村舞会,在天高云阔的牧场里生长的牛羊。


十几年前第一次读到李娟的作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立刻被这些天真鲜活的文字打动了,“就好像是春天突然看到漫山遍野的山桃花。”她形容李娟作品中洋溢着的天真之气,与辽阔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充满生机,让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都变得甜美、温暖。


“我敢肯定,过不了几年,李娟的阿勒泰一定会成为另一处美好的纸上乡原的;我敢肯定,随着她书写的丰富与多元,越来越多的人将会记住这个开杂货铺的汉族姑娘,事实上已然成为当代文学散文写作的最丰美收获。”在《众声独语:“70后”一代人的文学图谱》一书中,张莉写道。


正因为原作的文学气质如此独特,改编《我的阿勒泰》具有天然的难度,它没有完整的故事脉络和强烈的戏剧冲突。电视剧播出后,对原作情节的改动引发了一些争议,诸如原作中的外婆被改为奶奶,加入了本不存在的男性角色巴太,情感戏份加重,被批评有流俗之嫌。


围绕《我的阿勒泰》原作及改编,《看天下》与张莉进行了对话。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属于李娟的阿勒泰


● 《看天下》:通过《我的阿勒泰》《冬牧场》等作品,李娟对新疆的书写打动了无数人,她笔下的文字有何魅力?


● 张莉:李娟的文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自然、率真,而非矫揉造作。她肯定是一位天赋型作者,一下笔就能非常自然地书写自己的生活,并且能将日常生活写得自然平实,富有光泽、质感。


就像伍尔夫评价艾米莉·勃朗特一样,她文字中的喜悦和悲伤并不来自戏剧性的人物命运,或激烈碰撞的故事情节,而是一个女孩在村子里奔跑,看着牛羊慢慢吃草,听鸟儿歌唱。李娟的文字也给人同样的感受,她描绘出一个不一样的文学世界——一个此前当代文学史上没有过的文学世界。


因此,李娟重新创造了一个文学意义上的阿勒泰。不同的人来写阿勒泰,会写出不同的风景,但我们现在看到的阿勒泰是属于李娟的。


● 《看天下》:很多读者提到李娟的文字有种特别的肌理感,能让人一眼认出,是什么样的特质将李娟和其他写作者区别开来?


● 张莉:李娟和其他写作者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她的语言调性。一个作家用什么样的词句去书写眼中的世界,传达出了他/她对世界的理解。李娟一下笔,你就能感受到她文字节奏简单,语言简洁,同时饱含情感。她散文中的很多句子,我都非常喜欢,比如“河水暴涨,大地潮湿”,光是这八个字,你就能非常形象生动地感受到她笔下的风物。


李娟的开篇方式也颇为独特。比如《乡村舞会》的开头,她写:“我在乡村舞会上认识了麦西拉。他是一个漂亮温和的年轻人,我一看就很喜欢他。”《在荒野中睡觉》的开头:“在库委,我每天都会花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睡觉——不睡觉的话还能干什么呢?”她的开头总是这么直接,放眼整个当代散文写作领域,只有李娟会这样写。


你还能从李娟的作品中捕捉到一种女性特质,她理解事物的方式与众不同,她在理解妈妈、外婆、麦西拉的时候,并不是把他们放在家庭关系或男女关系中去理解,而是放在整个社会关系以及更广阔的大自然中去观察。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看天下》:书写新疆阿勒泰地区这片遥远土地的作品,为什么能如此打动生活在别处的我们?


● 张莉:在我们看来,阿勒泰是一个远方,但对李娟来说,这是她生活的地方,同时,她又具备异乡人的身份,在这里找不到故乡之感。这让她看阿勒泰的眼光和本地人非常不同,她总带有一种陌生感、新奇感,好奇推动着她去观察、去写作。


另一方面,李娟显然敏感纤细,她眼中的日常生活并不仅仅有甜美的一面,还有忧伤与思考,这让她观察阿勒泰的生活,包括乡村舞会、妈妈的小卖部时,视角变得不一样,很空旷、辽远,但又很温暖。她爱着这片土地,又不像妈妈那样可以十分自然地融入这片土地,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年轻的女孩由此感受到一种寂寞,正因为这种寂寞,她的天地有了表情。


乡愁和异乡感在散文写作中不断地发酵,一切都变得陌生、新鲜,这激发了李娟的书写热情,同时让我们读到这些文字时,感觉阿勒泰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女性视角下的爱情


● 《看天下》:《我的阿勒泰》被改编为电视剧后,收获一众好评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争议,比如将原作中的外婆改成了奶奶,以及加入本不存在的男性角色巴太,赋予他较重的戏份。你怎么看待这些争议?


● 张莉:一方面,文学创作和影视创作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门类,散文更侧重于描摹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它并不像影视剧需要呈现故事性和戏剧感,因此将散文改编成影视剧的难度是很大的。另一方面,改编还要面对原作读者的审视和考量,李娟作品的受众量很大,改编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个人认为,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是吸取了原作文学营养的一部作品。我在看剧的过程中,就在思考导演滕丛丛如何呈现一个女作家的成长,如何表现“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主题,实际上,我认为找到这个主题时,电视剧就已经采集到了原作中的文学气息和氛围。剧中的一些细节和场景脱胎于散文本身,导演和编剧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从我的角度看,电视剧与原作之间的审美是相契合的。


比如剧中将外婆改为奶奶,这一处理有戏剧性方面的考虑,李娟在写作的时候并非有意塑造女性传统,因为她的家庭结构本身就是这样的。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演员于适饰演的巴太是一个全新的人物,要将这样一个哈萨克族男孩形象变得立体,就需要去丰富他的血肉,剧本和演员诠释得都很好。而且巴太这一角色承担了很重要的冲突构建功能,即成长于一个传统农牧家族的年轻人要如何面对时代的变化。这一改动丰富了观众对于阿勒泰生活的了解,那里不仅仅是诗和远方,真真切切地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有自己的疼痛、困扰,或是解决不了的矛盾。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 《看天下》:很多观众提到了剧中情节呈现出来的女性视角,比如女性在澡堂中大合唱,李文秀和哈萨克族的女孩们在乡村舞会上互动,她们像山林小兽一般生活在这片边疆牧地上。你印象深刻或者喜欢的情节是什么?


● 张莉:我很喜欢女性澡堂的戏份,能感觉到导演在拍摄时,是用一种非常自然的视角去观看,而不是把女性身体当作一种奇观去凝视,这对于屏幕前的男女观众都是一种尊重。


另外,我也很喜欢剧中对张凤侠这个角色的情感处理。在她和高晓亮的这段情感关系中,你能看到她对这段关系的依恋,但在对方离她而去的时候,她没有控诉和怨恨。别人问她,“听说你的男人跑了?”她回,“一个男人跑了就跑了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张凤侠需要恋爱,同时保持了自己的理智。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看天下》:网络上也有对于张凤侠是“恋爱脑”的讨论,认为这部剧拍爱情戏就俗了。对此,导演滕丛丛认为这种看法是另一种“慕强”,“如果认为理智、冷酷、自私、只爱自己才是一种强大,我觉得是偏颇的。我觉得女性的多情、浪漫、包容、共情力、慈悲心……也是一种强大。”


● 张莉:一个导演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如何理解男女关系,能够折射出他/她的女性意识或女性视角。并不是说女性视角下,男性就不重要。剧中的人物,不论是张凤侠还是李文秀,男性在她们生命中是重要的,她们是在用爱、而非憎恨或受害者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与此同时,爱情只是她们人际关系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这更贴近当下的爱情观。比如,剧中在处理李文秀与巴太的感情线时,李文秀回到阿勒泰并不是为了等巴太,巴太回到阿勒泰也不是为了和李文秀结婚。


●《看天下》:整体而言,《我的阿勒泰》这部剧的气质,一部分来自李娟文字本身,另一部分则是导演滕丛丛等主创团队在改编过程中赋予的。


● 张莉:对,这部剧的成功离不开它的文学气质和文学审美,同时影视剧的创作者也做了很好的改编,使得原作和影视剧互增光彩。


我是一口气看完整部剧的,当时就惊叹于女性创作者迸发出的创造力。导演滕丛丛有着独特的审美眼光,她对情感的理解,对女性心理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把握得都很到位,她找到了一种艺术的分寸感。这让《我的阿勒泰》在一众影视剧中既清新又深刻,看起来单纯,同时又具有复杂性。我认为滕丛丛导演拍出了这个时代女性创作者的女性精神、女性视角和女性审美。当然,即使不强调导演的女性身份,《我的阿勒泰》也依然让人惊艳,为当代电视剧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新刊预售开启,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从散文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何治愈人心?

看了吗?↓↓↓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全网转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154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5月27日 10:50
下一篇 2024年5月27日 10:52

相关推荐

  • 各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要做什么?看完好笑又扎心,还能上山当野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我是笑笑 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大家会有一种自己终于成为大学生的感觉,四年学成毕业后就能变成理想中自己的样子,每天潇洒地生活,财务自由,满足生活需要,游山玩水周游世界…… 但等到毕业后,好像一盆冷水被浇回现实,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情况,大学生也越来越认识到原来并不是每个人毕业后像职场电视剧那样都光鲜亮丽并且能找到对口就业。 大学生为了…

    2024年4月28日
    20200
  • 在优衣库蹲不到打折,年轻人转投平替怀抱

    出品 /  雪豹财经社(ID:xuebaocaijingshe) 作者 / 王萌 纠结再三,江心(化名)将购物篮放回了优衣库试衣间的柜台上,里面是她刚刚试过的吊带。 “衣服肯定没什么问题。”江心告诉雪豹财经社,她纠结的点在于,款式差不多的吊带,在优衣库买一件的价格,“在网上都可以买三件了”。差价七八十块,她最终决定去网上买“平替”。 中国消费者的转变是切切实…

    2024年8月7日
    10500
  • 必看榜:宫崎骏经典动漫作品

    宫崎骏,1941年1月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毕业于日本东京学习院大学政治经济部。 他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师、动画导演及漫画家。其作品以精美的画面、深刻的主题和动人的故事而著称。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宫崎骏的经典作品: 一、《千与千寻》 ​2002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200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是一部经典的动画电影。 影片讲述了少女千寻和家人一同误…

    2024年5月6日
    19800
  • 被蚊子叮咬后,为什么有人起红点,有人起大包?

    立夏之后,北京的天气逐渐炎热起来。 气温升高的同时,蚊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蚊子这个“小可爱”,真的是让人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那恼人的嗡嗡声在耳边回荡,不仅干扰我们的生活,还会在我们的身体上留下独特的“印记”。 这些“印记”有时表现为显眼的大包,有时则是小小的红点。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蚊子是怎么…

    2024年5月26日
    15300
  • 首次踏上天命之旅,黑神话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设计?

    千呼万唤之下,黑猴子终于与各位天命人准时见面。毫无疑问,《黑神话:悟空》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游戏圈最有讨论度的话题作,没有之一。相信各位的好友动态关于本作的讨论热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咱的一些许久未上线的steam好友,也是在今天突然“诈尸”,破天荒的参与到重走西游的旅途当中。 到目前为止,本作已在steam平台上取得了压倒性的好评优势,甚至创…

    2024年8月27日
    107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xinenw@qq.com

邮箱B:xinenw@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3:30;周六周日10: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