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看过类似这样的段子吧!「公司高层换血,各个部门丢裁了个遍,终于要对财务下手,财务总监走之前,让公司补了六百万税」
还有类似这样的:「某公司裁员把一个销售主管裁了,那销售上午刚谈了个1200万的单,下午就通知他被裁了,下班前清好东西,然后客户打电话来,他就说老板赌博公司倒闭了,单子一个接一个黄了,然后这家公司也倒闭了」
「我画图纸的,一个月6000,被裁了,公司的两个项目,一个五万包出去了,然后外包找我画的,我6000一个接的……」
这种段子也经常在打工人社交圈过段时间就传出一个,真真假假,图个乐子之外,也是打工人人对资本家无声的反击。
「他们经常说,打工人离开了平台啥也不是,但你看看,有时候一个螺丝钉可能会影响到大动脉。」
但是没想到,这些真真假假的段子,这两天被传出在造车新势力理想的身上上演了。
即有不少内部爆料称,理想因裁员导致一些业务无法正常运转,又开始召回部分被裁员工了。
这一消息,也在今天,快速冲上各大平台的热搜榜,话题是「理想汽车召回部分被裁员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们,在这个话题下面,可是讨论疯了……
据界面新闻,有理想汽车研发人员表示,目前测试端已经有被裁员工接到通知被召回。
同时,消息显示,此前协商的赔偿金尚未发放,后续这部分补偿将不会提供给被召回人员。涉及员工的合同将直接延续,目前还不清楚召回规模和各部门比例。
裁员这才多久?就要召回?不少吃瓜群众表示,这是段子照进现实了,裁员裁到大动脉了。
「这么大一企业,说裁就裁,说召回就召回,怎么跟闹着玩似的」。
「这个操作也挺有意思,正常来说像理想这样的公司都会由一系列的部门根据目前的运营规模提出裁撤人员数量以及人员种类;总不能是李想拍脑袋出来的吧?哦,裁完了发现不够用了,再召回来?以后这种操作就叫“李想式” 」
当然了,在理想这里,打工人还有尊严和起码的体面吗?被裁的时候,果断决绝,被裁未满一月,又去召回,不带这么玩的。
也有吃瓜群众表示:「理想的员工思想境界还是挺高的,个个都能做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理想这波操作玩的是真溜啊!简直就像是在玩过家家似的。刚把人裁了,现在又想着把人请回来,真拿员工当猴耍?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
咱们不说好马不吃回头草这一茬,也给人一种感觉:觉得有用的时候打工人是人才,觉得你没用的时候你就是成本。
也有网友表示:用到你了好言好语,用不到你了一脚踢开,这回去以后员工不得天天提心吊胆的,下次再不被需要的时候再一脚踢开。
看到这里,小柴突然就想起了,智己CEO的名场面:「我们的同学,连自己小孩出生都会错过,我们也有小伙伴在短期当中连阳四次,还坚守在工作第一线,我们的同学,一狠心把自己年幼的孩子送去了寄宿制学校……」
那么为何又要召回呢?据雷锋网最近援引理想智驾部门员工说法,本轮人员调整对内部研发测试部门影响极大,开发几乎陷入停滞,测试仅靠少量低成本外部团队协助。
在某这也社交平台上,也有爆料称,理想裁员后,一些业务受到了巨大影响。「现在开发停止,测试只靠少量低成本外协,这绝对是对消费者和用户的不负责……」
自然,若召回传闻为真,我们也不难看出理想决策层对自身问题认知的不足,以及通过裁员降本与增效之间的矛盾,自然,还有过于的盲目乐观。
今年以来,作为新能源市场尖子生的理想,可以说遇到了成立以来首个滑铁卢。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今年理想汽车的MEGA,让理想栽了一个大跟头;与此同时,理想原本优势的增程模式,也正在遭遇竞争对手前所未有的围剿。
具体到销售数据与营收,如今的理想压力山大也是真的。
财报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环比下滑38.6%;交付量为80400辆,环比下降39%;净利润为5.91亿元,环比则大幅下滑了89.7%。
面对业绩的滑铁卢,「降本增效」预料之中的也被理想提上了日程,而降本增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裁员。
也就是在五一假期结束后,一场大规模的裁员风暴在理想内部悄然来临。整体18%的优化比例这一消息传出,整个车圈震动,因为这一裁,大约有几千汽车人才被输送社会。
按照18%的裁员比例,以及根据理想2023年的财报披露的3.16万员工数计算,这一裁,大约要裁掉超过5600人。
具体到业务部门,销售服务运营部门优化超过400人,招聘部会从原来的200多人缩减至40—50人,智驾团队会缩减至1000人以内。
但对于这次裁员传闻,至今理想都未公开回应。具体的裁员比例与人数,也不得而知,不过不少理想被裁员工在社交媒体现身说法,而不少媒体也采访到了大量被裁员工。
总之,这轮裁员是真的,且力度也着实不小。当时,据媒体报道,由于裁员人数过多,理想汽车已经预料到员工可能做出强烈反应,随后加强了总部门前的安保措施。
即便驾驶已经预先登记过的汽车进入理想总部,也需要再次验证人员的在职身份。
也有媒体报道,这一轮调整之后,按照去年理想汽车员工总薪酬超过121亿元计算,能节省出超过 21 亿元。
增不增效不知道,但降本是真的!一把就创造出21个小目标的利润,下一季财报中,毛利率这个指标是能守住了。
不过,这么一召回,增效变成了增笑,是否也意味着理想裁员降本这一举措,裁错了地方,还是说,理想在招人这件事上,也存在着「盲目扩张」等问题。
数据显示,去年底,理想汽车的员工总数为31591人,也就是说,相比2022年的19396人,理想汽车在2023年增员了12195人。
而增员的背景是,2023年,理想的各项数据都跑出了新高。而当时,李想也给理想定下了更高的目标,即2024年理想汽车的全年交付量目标为80万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今年1-5月,理想累计交付14.12万辆,虽然一年的进度条已经过去了40%,但距离目标,还差很远。
要完成意味着接下来的七个月,每个月的交付量要达到9万辆,显然几乎没有完成的可能性,毕竟前五个月只卖了14万辆多一点。。
也因此,理想汽车也将此前80万辆年度交付目标,调整为56万-64万辆,尽管目标下调至56万辆,但前五个月完成率仅为18.96%,后续几个月的压力依然不小。
结合这几方面也不难看出,理想的确存在盲目乐观的情况,以至于盲目的招人扩张,导致如今进退两难,在不得不裁员降本,又担心业务进度受到影响,不得不裁员后进行召回。
也有不少吃瓜群众质疑理想的管理能力:「做决策的时候就没考虑清楚么?总不会是拍脑门解决的吧」
「就这管理水平,谁敢用新能源汽车,测试都能给裁了,真牛比啊,反正我不买新能源」
「理想汽车这也算裁到动脉了吧,这做企业跟过家家一样,企业来回拉抽屉不好,说明企业家战略和战术都有问题。」
或许,这些也都是一家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见的问题,尤其对于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来说,误判也是常态。
但通过理想的这番操作,我们也不难发现,如今的新能源市场,前些年的那个靠先发优势,就能快速抢占红利的时代,真的好像结束了。
尤其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上半场那些幸运儿,在下半场的难度也上升到了地狱级,如果不修炼内力,稍有不慎,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柴狗夫斯基©️
柴狗夫斯基:宇宙第二反套路、防忽悠、揭秘商业和资本真相的镰刀粉碎机。曾获得网易号“最具影响力”称号;并荣获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获得一点资讯“一点号年度黑马作者”称号,文章在各大平台频频斩获10W+。
温馨提示,防失联及看更多面的小柴,就在上方按钮中: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全网转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18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