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浩然
中国传媒大学
——2024年度红网“青椒计划”系列作品
“懂什么是使馆车吗?懂什么是外交豁免权吗?”近日,一位驾驶使馆牌照车辆的女子将“外交豁免权”一词又一次推向公众关注的热点。
据澎湃新闻报道,6月16日,北京的吉先生在驾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一辆挂有使馆牌照的轿车违规停在马路中央。在其对该车驾驶员进行提醒后,反遭一位女子谩骂,该女子称自己享有“外交豁免权”,吉先生随后报警。6月19日,北京警方在网络公开回应此事,称该使馆牌照车辆确为登记在一家国际组织名下,涉事女子为该组织雇员,其存在违反停车管理规定、辱骂他人、发表不良言论等行为并涉嫌违规饲养犬只。同日,该女子发布视频向广大网友表达歉意。
驾驶使馆车“横行霸道”、搬出“外交豁免权”表示自己“高人一等”,面对市民提问时嚣张跋扈,网友戏称这位女士的行为“buff叠满了”。但在面对警方调查时,这位女子的“豁免权”似乎失效了,道歉视频中的她与吉先生镜头中的形象判若两人。
外交豁免权是什么?这位女子的行为是否能够得到外交豁免?人们又为何对她的道歉视频“不太买账”?太多的疑问亟待解决。
所谓外交豁免权,是一种外交特权,指为了保证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以及外交人员进行正常外交活动,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和有关协议相互给予驻在本国的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和外交人员一种特殊权利和优遇。
如此看来,似乎开着使馆车、就职于国际组织的这位女士确实可以享受到相关权利。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中明确规定,外交代表如果是中国公民或者获得在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仅就其执行公务的行为,享有管辖豁免和不受侵犯。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外交豁免权是一项给予人的权利,而并不是给予使馆车的权利,违规停车本属交通违法行为,“使馆车就可以为所欲为”,是说不通的。其次,吉先生拍摄视频时,该女子疑似试图与另一位男子驱车遛狗,这一行为怎么看也不属于“执行公务”的范畴,因此这一行为,恐怕用“外交豁免权”来做挡箭牌也站不稳脚跟。
同时,在面对吉先生的镜头时,这位女子“出口成脏”,在视频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该区域为双向单行道,该女子将车横停在路中央,无疑会阻碍整条车道的车辆行驶,吉先生的提醒无可厚非。而明明只需致歉过后将车靠边便可解决的问题,该女子非要搬出一幅“你管不了我”的神态,也有损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形象。更深一步来讲,她的行为也让无数依规履职的驻华使节与在外兢兢业业为中国外交所奉献的驻外工作者为此蒙羞,让人们对中国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印象大打折扣。
更何况,“外交豁免权”从来都不应成为射向自己同胞的子弹。如果从时间的维度向前追溯,她就应该很清楚为什么自己的行为会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对于许多中国民众而言,第一次接触“外交豁免权”这一名词应该就是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当时间倒回至烟雨飘摇的近代,“外交豁免权”的确曾是一些国家在华为所欲为的挡箭牌,而彼时无数民众也因此有苦难言。但时至今日,当一个中国人在本已涉嫌多项违规违法行为时,依然在自己国家的首都搬出“外交豁免权”的陈词滥调来辱骂同胞,就无论如何都应为自身不当行为付出代价。
许多人在看过这位女子的道歉视频后也表示并不买账。视频中,该女子的眼神始终未直视镜头,似乎全程在朗读镜头上方写好的致歉文案。有网友指出,或许她只是因为舆论压力或自身工作受到影响彩被迫公开致歉。无论事实真相是否如此,都至少说明她的道歉似乎不够真诚。
对于像这位女子一样为国际组织等机构工作的人来说,应以此为鉴,在认清自身职业定位的同时谨言慎行。但与此同时也应关注到网络上的另一种论调。有人因其曾就职于航天机构而指出“建议查查她是不是间谍”,甚至因此开启了新一轮的网络暴力。对她的失当行为进行指正是必要的,但若因此将其上升到更高维度,则无疑会造成更多不必要的伤害。以“眼看她高楼塌”为目的的网络暴力是不可取的。中华民族向来具有包容的文化基因,古语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声讨的同时,不应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人们常说,挨打要立正,犯错要认罚。也希望这一次,这位女士能够真正明白自己“错在何处”。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值班编辑 | 张瑜
投稿网址 | pltg.rednet.cn
官方网站 | hlj.rednet.cn
红网·红辣椒评论栏目,先后荣获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 四次被推荐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
红
辣
椒
评
论
hlj.rednet.cn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全网转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2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