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豪
湖南工业大学
——2024年度红网“青椒计划”系列作品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一位奶奶在给孙子做好一桌饭菜后,在孙子上桌吃饭时说:“我今天把你饭也盛好了,菜也烧好了,我在家热死了都不舍得开空调。”可孙子却直接打断奶奶的自我感动:“你只能感动你自己,你脑子有泡”……评论区网友多是支持孙子“反道德绑架”,对老一辈“没苦硬吃”的行为吐槽满满。
“有福不享,没苦硬吃”的事件和新闻屡见不鲜,“老太顶着大太阳,在地里捡了40斤小麦,累得犯病住院半月”“大妈不顾身体硬要下地干活,儿女专门请假五天,来回花了4000块路费,帮她收了800斤小麦、100斤蚕豆”“妈妈为省邮费,背冰箱坐20小时火车”……微博上也曾有一个热搜叫:“老一辈有多热衷没苦硬吃”,评论区无数网友共鸣,吐槽“真是同一个世界,一样的父母”。
那究竟老一辈为何如此热衷于吃苦呢?首先是源自于他们的生存背景。相较于我们不缺穿不缺吃的生长环境,父母经历了物资匮乏的年代,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因而他们对待食物会更加珍惜。
其次,吃苦是老一辈的时代精神,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信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父母认为吃苦能够锻炼人的心智。因而,他们的一生都在践行这种信念,将吃苦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指标”。
老一辈的这些行为,也有可能是想得到孩子们的关注。就像上述奶奶说自己大夏天不开空调做饭,目的是为了得到孙子的理解,不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意的他们,用这种“自我牺牲式”的没苦硬吃,来获取子孙对自己付出的理解。
而作为在新时代下成长下的我们,在小时候多少也受到过父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谆谆教诲,但逐渐长大的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个时代似乎已经变成了“只要肯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这与老一辈的理念就出现了巨大的鸿沟。我们在鸿沟的一端觉得老一辈的理念过时甚至不可理喻,老一辈在鸿沟的另一端觉得我们怎么不懂道理了?
面对与老一辈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我们要学会“切割”更要学会“关心”,我们无法改变他们过去的经历,也很难强迫他们改变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做的首先是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他们,关心他们,尝试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思想与感受,分析事情的因果利弊,帮他们逐渐适应现代社会的思想与生活方式。
在吃苦已经成为贬义词的今天,我觉得“吃苦”应该是一个中性词,在父母“有苦硬吃”的同时,年轻一代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也存在着“没福硬享”的情况,如花呗、借呗的超前消费,早些年间的校园贷等都是“没福硬享”的例子。有些人年轻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也是不可取的。这个时候双方的交流与互相的理解则尤为重要,不该吃的苦不吃,不该享的福不享。
对待老一辈的“没苦硬吃,有福不享”我们应该多些包容和理解,多些交流与关怀,代沟代代有,而如何“填沟”才是关键。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值班编辑 | 张瑜
投稿网址 | pltg.rednet.cn
官方网站 | hlj.rednet.cn
红网·红辣椒评论栏目,先后荣获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 四次被推荐为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
”
红
辣
椒
评
论
hlj.rednet.cn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全网转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2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