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至7月7日,由公共管理学院焦庆中老师和张睿宸老师指导的河海大学羽翼语言工作室暑期实践团9名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东梅州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通过诗词、朗诵、访谈等多种形式为当地老年群体提供语言服务,推广普通话,加强文化交流,彰显青春力量。
深入实地调研,洞察老年群体语言服务需求
为了深入了解老年群体的语言服务需求与现状,7月3日至7月7日,河海大学羽翼语言工作室实践团在广东梅州地区展开实地走访调研。
调研重点集中在梅州市梅江区50岁以上老年群体。在这里,调研人员与相关负责人、班级教师以及同学们进行了充分交流。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对老年大学语言服务的需求和态度进行了系统性调查。同时,在普通话与当地方言客家话的交流中,大家相互借鉴,彼此学习,营造了良好的语言交流氛围。
此外,调研团队还在梅江市人民公园、梅江区博物馆、中国客家博物馆以及市区街道等多个地点开展工作。他们对水果摊商贩、服装店员、梅江区博物馆讲解员进行了深入采访,尤其针对 50 岁以上来自不同职业、具有不同特性和职业需求的群众,开展语言服务需求调查。通过交流,深刻了解了普通话在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此次调研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当地老年群体的语言服务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宝贵的参考,有助于推动语言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开展语言课堂 诵读经典诗词
7月4日至7月6日,实践团成员来到梅州市老干部(老年)大学,为多个班级的同学们开展了普通话推广宣传课堂,实践团成员以代表性的诗词为依托与同学们一同感受普通话表达的魅力,为同学们提供语言艺术培训服务,推广普通话。
实践团选取了多首经典古诗词,其中包括杨万里和刘元城两位诗人描写梅州的诗歌《道旁梅花十余里》《梅州吟》。在民族舞班、葫芦丝班和客家山歌班开展课堂时,实践团同学先用普通话讲解了诗歌的含义,让老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与古诗中的情感共情,然后展示了普通话古诗朗诵,并一句一句与老同学们一起诵读。多次集体普通话合诵以后,也邀请喜爱诗歌的老同学上台进行了双语诵读的展示。古诗在普通话和客家话两种方式的呈现下更加生动形象,别有一番风味。老年大学诗词朗诵课堂活动不仅是一次面向老年人的普通话语言艺术培训服务,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松柏虽老根常在,精神矍铄心不衰。梅州市老干部(老年)大学的老同学们也为实践团成员展示了行云流水般的舞姿、令人耳目一新的葫芦丝演奏还有客家非遗山歌剧及山歌演唱。
在活动结束之后,实践团成员采访了山歌班班长张森泉。张班长对实践团成员们的用心表达了感谢,也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的课程,注入青春的力量,也让他们感受到普通话的重要性。
厚植爱国情怀 普语弘扬文化
实践团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参观了由市级文保单位梅州学宫所改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梅江区博物馆,学习了梅州地区的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并开展推普访谈活动。同时,这位讲解员也是近年来梅江区博物馆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的培训老师。在接受访谈时,讲解员告诉实践团:讲解培训过后,小小讲解员可以使用普通话流利地讲述红色历史,不仅锻炼了胆量、丰富了课余生活,更加深了孩子们对梅江人文历史的理解,让革命薪火、红色血脉代代传承。同时,学习普通话的种子也悄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孩子们对语言学习的浓厚兴趣,为梅江区以及其他客家地区的推普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血脉
梅州是著名的红色苏区,在梅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93岁的退伍老兵钟老为实践团成员们讲述了他参加地下工作、随军队到全国各地不断抗争战斗的革命过往,最后钟老也勉励实践团青年们爱党爱国、奋力拼搏。
7月7日,实践团队来到了叶剑英纪念园,感受开国元勋叶剑英的生活印记。通过实地参观并拍摄讲解视频,深入了解学习叶元帅一生的伟大事迹及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精神,同学们在元勋事迹中汲取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
此次推普实践形式丰富,内容充实,意义深远,不仅为当地老年群体开展普通话语言服务,进一步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水平,促进文化的赓续传承,而且丰富了团队成员的实践经验,锻炼了实践能力。未来,成员们也会通过更加紧密的合作去探究更多的社会问题,去汲取更多的有益知识,践行使命担当;用心推普、用爱帮扶、用情呵护。
本文来自作者刘幸楚原创投稿,不代表欣文网任何立场,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并且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27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