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晚继续聊新片——
《抓娃娃》
《抓娃娃》点映的第一天,我先在微博问了大家一句,看过的人觉得怎么样?
有一条评论我印象比较深,原话是:如果我还是一年前那个保持思考能力的学生,我会觉得这部电影以喜剧的形式洗白父母的控制和囚禁。但我现在是一个麻木的社畜,思考的力气都没有,所以感谢它让我在电影院大笑了两个小时。@T_hRive
这一条被赞了900多次,是那条微博里的热评第一,我们今晚就从这条评论开始进入这个片子。
这位读者的后半句我基本认同,如果把《抓娃娃》作为一个商业电影,一个单纯的娱乐商品,用来让你拖着疲惫的身躯进影院哈哈大笑俩小时,它是完全合格有效且无害的。
这一部《抓娃娃》在这一点上,是目前“西虹市宇宙”里做的最好的一部,原因是这部片的喜剧形式从“非审美滑稽”转向了“审美滑稽”,也就是从丑角喜剧,转向了讽刺喜剧。
它不再依靠单纯的嘲笑或出丑来制造笑料,而是转向了靠讽刺来获得喜剧效果,它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喜剧框架——一对富人夫妇从小骗自己的孩子家里没钱,为了隐瞒家里有钱的真相,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考上清北,他们建造了一个看不到边界的“虚假家庭”,并且在其中费劲心机,疲于奔命。
这个背景以及虚假家庭的设定,反而给了“搞笑”这件事更大的空间,因为这里面天然有一层对抗关系——不知情的孩子十几年里总会发现破绽,而主导一切的父母,必须忙于解决所有破绽。
于是每一次的差点发现和仓促解决,都兼具了叙事、搞笑和讽刺的功能,不需要额外再增加小品式的段子了,观众看起来也会舒服和流畅多了。
如果单纯是冲着笑或者放松的朋友,看到这里其实就可以买票了。如果还想听我们再聊更多,可以继续往下看。
一条不影响观看的剧透线
我们回过头再看那条评论里不太好听的前半句:如果我还是一年前那个保持思考能力的学生,我会觉得这部电影以喜剧的形式洗白父母的控制和囚禁。
这个评价其实不是一个人的感觉,被赞到前头的不止一条评论都表示了观看时的不适。
这种声音也引发了小范围的争论,有人反驳说你们感到不适的难道不就是片子想讽刺的吗?
我先说下自己的观点,我认同这个不适感,但我不认同是编剧在洗白父母或者说合理化孩子的牺牲。
大家产生这个感觉是正常的,但这个感觉不是编剧动机上带来的,而是单纯的能力问题——《抓娃娃》在“西虹市电影”系列里,最好的部分是增加了它的悲剧性,但最大的问题也是结尾处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个悲剧性了。
很多人的不适,其实就来自于随着电影后半部分孩子的觉醒,也代入了孩子的视角,于是电影的悲一下子大于了喜,在孩子的视角里自己前十八年的人生是一个楚门的世界,相处了十八年的奶奶是假的,邻居是假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
这是非常惊悚的走向,但编剧知道喜剧不能丢,不能为了辛辣,在电影结局丢了好笑。于是结尾走向了一种模棱两可,没有完全解决,也没有完全和解,成了举棋不定的合家欢,观众从孩子视角里得到的崩溃没有应有的缓解和宣泄,反而在热闹的彩蛋里产生更大的压抑,才有了这种不适感。
当然,如果抛开结局的瑕疵,我也认同大家产生不适的根源其实就是编剧想讽刺的东西,这是这部片最大的优点。
《抓娃娃》本身有不少社会倾向性可以做,但当然没法像《楚门的世界》一样走向政治层面,电影里也看不到关于阶级议题的呈现,沈腾作为老板和员工融洽得形同一家,那最后就只剩教育议题了。
我们上面提到的那种大家代入孩子视角后的不适,就是它在教育议题上的讽刺核心。
我认为它是一部不错的讽刺喜剧的原因是,当你笑完回头去想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笑不出来了,这对于一部讽刺喜剧来说绝对是优点而非缺点。
表面上马继业的悲剧性是在结尾觉醒的时候才展开给观众的,那我们就从结局马继业发现真相后和父母的几句对话聊起。
他发现真相,看到父母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是哪两位老师”,这句台词写得很好,我第一遍看的时候理解成气话,但第二遍我突然发现它也可以真的是马继业的疑问。
甚至后者才更合理,因为这指向了马继业受到的最核心的伤害——发现一切都是虚假之后,他用了十几年对世界建立信任的支点没有了,他对世界的信任发生了滑坡,一切的社会关系都成了虚无,于是生活下去的意义也消失了。
所以在他选择离开的时候,母亲马丽问他要去哪,他说“要去一个真实的地方”。
这句台词也很对,因为连父母的真假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重新寻求一个支点是他唯一的自救方式。
这句话也可以和后面父亲沈腾追上去继续教育孩子的那句台词一起看“善意的谎言从来都不是谎言,是保护,是爱”。
这两句放在一起,带出了真和假调转下的讽刺意义——父母以“真爱”的名义,让他进入“假世界”,孩子以父母都是假的名字,在结尾最后一个镜头离开他们,迈入真世界。
更讽刺的是,全片造假的故事里,唯一的一处真,是马继业和假奶奶假告别的一段。
马继业在殡仪馆对着奶奶的尸体不舍大哭,假装死亡的奶奶也忍不住,数次要从床上起身拥抱他。
这是双方都完全受感情驱使的一段剧情,所以它的现场反倒有一种秩序之外的混乱,奶奶忘记了自己虚假的身份,只记得自己对马继业这十几年的感情,这是双方平等的真情流露,也是片中为数不多的两辈人之间真正尊重的爱。
编剧的核心观点也在这里托出——只要是假的,就是假的,假的就是伤害,假的不会因为来自于爱而减少伤害,也不会因为孩子不知情而减少伤害。
而只要是真的,哪怕破坏计划,哪怕不服从于集体的秩序,那也是一种爱。
在这层真假的对应关系里,马继业的悲剧也不再只是存在于电影的结尾,它提醒了观众随着假故事的开始,伤害就已经在那些喜剧桥段下默默开始了。
第二遍看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了一个细节处的悲剧——
儿子主动省钱给父亲换新鞋,获得大人们欣慰的赞赏。
看上去,这是片中最温情的一处,它不像是剧情里那些直白的“苦难教育”、“都是为你好”的话题,它本身甚至都不构成一个问题。
但是它代表了一个答案,指向的是片中讽刺的所有家庭教育模式下的一个最终结果,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性格的塑造。
这段里的所有大人都无比感动,认为对儿子的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我也不自禁地为他获得那么多人的认同而感动。
这种代入反倒让我恐惧,我感动的是记忆中幻想获得父母认同及赞誉的时刻,这与孝顺无关,这是我们自身的价值是如何获得的问题。
父母施以的苦难教育和愧疚教育会让马继业产生感恩和惭愧,在一段关系里将一方进行道德上的强化,另一方自然处于道德的下位。于是马继业自然而然地会进行自我鞭策和批评,会为了平板电脑无法退换而伤心大哭,哪怕这是他人生的十几年里唯一一次正视自我的需求。
孺慕和疼爱完全被精神上的隐形掌控所取代,我们在看的过程中虽然会被其中的剧情逗笑,但每个人都会意识到这不算爱,只是作为上位者的父母铸造的以爱之名的囚笼。
电影里还有一处反复出现的情节,所有人,不管是家人、员工、邻居,还是路人,都在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上清北”,这个执念甚至被电影夸张到荒谬的程度,甚至在奶奶的葬礼上,主持人也要教育马继业“你奶奶的灵魂已经飘到了清北的上空等着你”。
上清北这件事不仅构成了主角发现世界不真实的线索,同时在反复的强调中,清北本身也成了一个符号,而符号意味着它成了一个隐喻,指向了电影之外更多更普遍的家庭,考上清北意味着阶级跃迁的可能,是沈腾认为的,成为他接班人的第一步。
很多人不理解都那么有钱了还考清北干什么,那你试试把沈腾理解成整个社会的符号呢?
最后,我们再回到电影的结尾——
马继业在看破真相表达出自己的痛苦和对父母的失望之后,父亲冲他离开的背影喊的却是“晚上还回家吃饭吗?”
这句话在整个故事中都过于轻浮,好像仍在用喜剧的方式作为故事的结束,弱化了马继业人生的悲剧性。
但这句在东亚尤其中国家庭的语境中其实就是一句父母拉不下面子的“和好”,它极为自然的出现反倒道出了孩子痛苦的本质,父母总是默认孩子会原谅他们的一切错误的,哪怕这个错误毁掉了孩子将近二十年的人生。
电影最后,马继业打开山洞的门走到室外,一群小孩子嬉闹着在水池里玩水,他穿着鞋慢慢踩进水里,然后一步步笑着朝前走,走向他本该拥有的人生,以及他本该享受的真实。
这是他最痛苦,却也最快乐的一段。
二十年过去了,他终于踩到了童年本就该踩到的水洼。
音乐/
配图/《抓娃娃》预告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全网转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2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