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0日电(通讯员 史衍新)海洋强国的建设,离不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支撑,海洋康养旅游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来“提亮增鲜”。为挖掘海洋文化新动力,赋能海洋康养新发展,2024年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耕海牧渔实践队深入威海市荣成市海洋食品博览中心、桑沟湾海洋牧场、海之宝有限公司等地开展实地参观调研,多方面深入了解荣成市海洋民俗与文化历史,助力海洋民俗传播与发展。
海洋饮食民俗:味蕾与波涛的交响
第一站,实践队来到荣成市海洋食品博览中心。进入博览中心场馆,馆内率先使用大数据现代科技为实践队员们展示了黄海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系统学习海洋生态意义与资源价值的专业平台。随后,实践队员们来到海洋食品展示区,工作人员向队员们全面展示了荣成地区种类繁多的各类海洋食材及其加工产品,从常见的鱼类、贝类,到珍稀的海参、鲍鱼,工作人员为实践队员详细介绍了食材的营养价值、捕捞方式,以及传统的烹饪方法,充分展现了荣成海洋食品丰富多样的特点,也切实体现了当地人在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所展现出的充分挖掘以及有效地促进当地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能力。讲解过程中讲解员提到,通过讲解,实践队员们了解了荣成人的饮食习惯深受海洋影响,海产资源丰富的地域条件使得沿海城市居民饮食上注重海味与自然鲜味,形成了“鲜、咸、香”的饮食特点,且海鲜在当地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从日常餐桌到节日庆典,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为海洋食品博览中心食品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钰晴 供图
海洋生活风情:自然与人文的碰撞
第二站,实践队来到桑沟湾海洋牧场。通过访该海洋牧场工作人员及荣成市当地居民,实践队了解到,沿海居民与内陆居民在饮食上的一大显著差异是,前者更倾向于自主捕捞。居民们经常自己赶海,捕捞贝类、藻类等海产品,确保食材的新鲜与纯正,体现了沿海特有的生活方式。这种独特的生活风俗进一步滋养了荣成人的日常生活,赶海、钓鱼等沿海活动成为居民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在荣成蔚然成风,人们通过这些活动亲近自然,亲身体验大海的慷慨馈赠,获取新鲜的海产品作为饮食原料,同时也在户外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桑沟湾海洋牧场活动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钰晴 供图
同时,在各地调研过程中,队员们发现荣成人善于高效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通过手工或工业流程将贝壳、藻类等海洋原料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实践队参观了海岸景区周边的海洋文创售卖场,在这里,队员们亲眼见证了贝壳、海石等海洋原料如何通过手工流程,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创产品,并通过面对面采访贝雕手艺人,了解到贝雕制作过程中贝壳的分类、清洗、设计和拼接过程,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海洋文创产品每一步的精心操作不仅承载着海洋韵味,更成为了荣成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海洋文创产品卖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钟千 供图
海洋渔家文化:舞步与海浪的和鸣
在走访荣成各城市角落的途中,实践队发现几乎每个海滨广场都有秧歌队的身影,秧歌背景音乐旋律或欢快动感或粗犷豪放,舞者身上靓丽鲜艳的舞服与蔚蓝的大海碰撞,有一种别样的魅力。通过与秧歌队中阿姨的交流,实践队员们得知,荣成的每一支秧歌队扭的都是独属于荣成的特色秧歌—渔家秧歌,阿姨说道:“我们秧歌曲每一段都有名字,有的叫海带段落、有的叫海蛤段落,每段的动作风格也不一样”,通过舞蹈,渔家秧歌再现了渔民出海捕鱼、乘风破浪、喜获丰收的场景,展现了渔家儿女勤劳勇敢、朴实豪爽的美好品格,是独属于荣成渔家的独特浪漫。
通过本次荣成市的实地实践与深入访谈,实践队深刻感受到了荣成人民与海洋之间的深厚情感与和谐共生关系。海洋资源的自主捕捞不仅滋养了荣成人的生活,更成为了他们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而对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创新转化,则体现了荣成人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智慧。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让实践队成员深受启发,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对海洋民俗文化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深刻领悟,实践队成员将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思考,继续在探索海洋文化的道路上前行,用实际行动助力海洋康养旅游新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晗悦 供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欣文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3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