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可重复使用卫星成功回收

一、重大突破:首颗可重复使用卫星回收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可重复使用卫星成功回收

10 月 11 日 10 时 39 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 实践十九号卫星,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

实践十九号卫星是我国 “十四五” 期间的重要新技术试验卫星,于 9 月 27 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此次飞行试验突破了可重复使用、无损回收、高微重力保障等关键技术。卫星具有微重力水平高、时效性好、下行能力强等特点,是高效的高微重力水平空间试验平台,可支持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方面研究。

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其中,航天育种方面,发挥空间育种 “诱变效率高、育种周期短、有益变异多” 等优势,搭载了海南省、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选送的相关植物种子,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在新技术验证方面,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在轨飞行试验验证机会,验证了新一代高性能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各项技术指标。同时,还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 5 个国家申请搭载的载荷,成为促进航天国际合作的良好平台。

我国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卫星,对推动探索太空、利用太空有着重要意义,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卫星亮点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可重复使用卫星成功回收

(一)搭载丰富载荷

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了丰富多样的载荷,充分展现了其多功能性和重要价值。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中,有海南省、安徽省、农业农村部选送的相关植物种子,这些种子在太空中经历特殊环境,有望产生更多有益变异,加速种质资源创新步伐。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了在轨飞行试验验证机会,推动我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空间科学实验载荷则为科学家们开展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也为公众参与航天事业、传播航天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些回收类载荷的顺利回收,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关键技术突破

实践十九号卫星在飞行试验中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可重复使用技术的突破,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比传统的一次性卫星,可重复使用卫星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无损回收技术确保了卫星在返回过程中载荷的完整性,为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提供了可靠保障。高微重力保障技术则为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通过验证新一代高性能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空间试验平台各项技术指标,实践十九号卫星为我国未来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国际合作平台

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了泰国、巴基斯坦等 5 个国家申请搭载的载荷,成为促进航天国际合作的良好平台。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开放合作态度,也为各国共同探索太空、利用太空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国际合作,各国可以共享航天技术成果,共同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时,这也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科技交流与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实践十九号卫星的成功回收,为未来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参与到我国的航天合作中来,共同为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三、回收意义重大

中国航天新突破:首颗可重复使用卫星成功回收

(一)降低发射成本

可重复使用卫星的成功回收,为降低发射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传统卫星在完成任务后通常无法再次使用,这意味着每次发射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制造新的卫星。而可重复使用卫星在推进剂即将耗尽或出现故障时,只需返回地球进行维修或检修后,就可以再次发射。这大大降低了卫星的研发和制造成本,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马斯克的 SpaceX 公司凭借可回收火箭大大降低了发射费用,成本做到了 1 公斤 1700 美元。我国也在积极研究可重复使用火箭,如长征十号计划芯一级可回收,朱雀二号和朱雀三号也在朝着可回收的方向进步。可重复使用卫星与可回收火箭搭配,未来商业发射将会变得非常便宜。这不仅有利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将在商业发射领域提升我国的竞争力。

(二)减少太空垃圾

在过去,卫星都是一次性的,退役后依旧在地球轨道附近,甚至有些会脱离地面工作人员的控制,成为流浪卫星。这些卫星在碰撞后会解体产生多个碎片,成为太空垃圾。据统计,现在太空垃圾的数量非常庞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废弃卫星和卫星碎片。

而我国研发的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在退役后能够直接返回地球,避免成为太空垃圾。这是对全人类负责的一种体现,因为太空垃圾对正在运行的卫星以及空间站构成了严重威胁。例如,美国的一颗退役气象卫星在轨道上解体,分裂成了至少 16 块太空垃圾;还有一颗现役卫星,解体成 21 块碎片。可重复使用返回式卫星的出现,为减少太空垃圾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拓展航天应用

此次回收成功的实践十九号卫星,在返回地球的时候带回了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这为航天育种、航天实验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航天育种方面,空间环境的特殊条件可以促使植物种子产生更多有益变异,为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在新技术验证方面,为国产元器件、原材料等提供在轨飞行试验验证机会,推动我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搭配可重复使用卫星和可重复使用火箭,未来航天育种、航天实验等将会变得更便宜,也将更加高效。这些进步不仅能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能为全人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上欣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44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0月13日 00:14
下一篇 2024年10月14日 00:12

相关推荐

  • OPPO Find X8真机曝光,AI去反光功能预热

    随着华为、苹果旗下新机的陆续发布,今年的旗舰产品竞争拉开了序幕。按照最近的爆料来看,小米、OPPO、一加、vivo等品牌都会在不久后正式带来全新的旗舰。 随着新品发布时间的接近,OPPO官方也开始了新品发布前的剧透预热。与此同时,网络上关于全新的OPPO Find X8也出现了新的爆料信息。 近日,快科技的一份消息中曝光了OPPO Find X8的真机背面照…

    2024年10月6日
    6400
  • 又是全球首发!小米15彻底定了,这次真的太炸了

    众所周知。 联发科和骁龙的旗舰芯片大乱斗,本月就来。 和往年有一点点不一样的是。 今年发哥似乎勇气值拉满,天玑 9400 芯片的发布日期,甚至比高通还来得还更早一些… 不过嘛,月底的高通其实也没闲着,偷偷摸摸搁这儿憋大招呢。 根据最新消息。 咱们一直挂念在嘴边的「骁龙 8 Gen 4」,可能真的要没了。 诶诶诶,别急。 其实也不是没了。 而是又又又改名了——…

    2024年10月6日
    5800
  • 苹果这次的新技术,太牵强了吧

    记得,在 2022 年,也就是两年前。 苹果第一次提交了一个「带屏幕可触控的 AirPods」,相关的专利申请。 到 2023 年,这个专利公示了一遍。 就是这玩意儿: 那会儿,机哥也提过一嘴。 大家都把它当作苹果的预防性专利。 毕竟看着多少有点天马行空… 说人话一点就是闹着玩儿似的。 但是。 到今天,这事儿变得有点不太一样了… 具体为,苹果居然,又额外花了…

    2024年6月7日
    88400
  • 用上新电机的小米 SU7,竟然被外媒吹成保时捷杀手了。。。

    兄弟们,小米 SU7 去纽北刷圈了! 就在前几天, Carscoops ( 一个类似汽车之家的海外网站 )发了一条小米 SU7 在纽伯格林赛道刷圈的消息。 你别说,这米车一到外媒的镜头下面,气质立马就不一样了。这尾翼,这涂装,加上这个干翻保时捷 Taycan 的标题,还真有点当年看保时捷和特斯拉纽北大战的感觉了。 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到,这台 SU7 大概率就是…

    2024年6月21日
    89000
  • 双排组到一个刀硬嘴甜的小姐姐,打完发现她竟是AI大模型。

    永劫无间手游,终于在今天开启二测。 这意味着,在本次测试结束后,正式公测就真离我们不远了。 不知道差友里面多少人运气好,今天能顺利进入服务器。 反正官方的各种评论区下面,那些没抽到资格的玩家,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 而官方( 24 工作室和网易伏羲实验室 ),则把这次测试命名为“ 定胜终测 ”。 小发开始对这个测试名字一头雾水,直到前两天去了一趟开发组那边溜达…

    2024年6月21日
    940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xinenw@qq.com

邮箱B:xinenw@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3:30;周六周日10: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