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用中国俗语来“祛魅”传播学理论……

假如用中国俗语来“祛魅”传播学理论......
关注小红书:“喵喵老斯
通过店铺或社群获取论文指导 or学术咨询

前不久,著名学者黄宗智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的中国研究已经严重自我半殖民地化》引起热议,喵喵深以为然。尤其是在我所处的传播学领域,我们所学、所讲、所用的理论几乎全是来自西方!

不严谨地讲,很多传播学理论本质上要讲的道理都很简单,只是用陌生化的西方话语一包装就显得很高级,往往就是把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讲地故弄玄虚。

其实要论传播实践,中国并不比西方差。在舆论方面,上至ZF企业,中至网红kol,下至粉丝水军,个个也都是舆论高手;在传播社会学和情感传播学方面,中国作为礼仪之邦、集体主义社会和和高语境国家,本身就擅长搞关系和察言观色,世界上应该也没有比中国更懂人情世故的国家了;在媒介学方面,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中国发明的,当代的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平台也是全世界最卷的;在受众研究方面,中国商人也是把用户需求研究地明明白白,出过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几乎没有国家有比中国更丰富的商业业态了。

讲道理,理论源于实践,但为什么中国如此高水平的传播实践诞生不了高水平的传播理论。我觉得原因之一就是一种话语不自信。本来中国自古以来对传播、对社会都有很多内容精彩表达又精炼的见解(不像西方的理论家讲话晦涩难懂)。就是因为学者们形成了路径依赖,觉得拽一些西方理论才显得高级,显得自己有文化资本。

所以,今天喵喵就想做一场思想实验,尝试用一些中国古话来平替经典传播学理论。这些话源于人们对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因此也算得上半个理论,只需稍加提炼和规范化即可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我相信,凭借中国人的实践能力和聪明才智,创造本土化理论未来可期。

最后,通过对西方传播学理论的“祛魅”,希望能帮诸位找到些许话语自信!中国传播学未来的开疆拓土就靠在座的诸位啦!


一、舆论相关理论

1.【二级传播理论】

由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指的是信息首先由大众媒体传递给意见领袖,然后由这些意见领袖再传递给普通公众的过程。

中国俗语“祛魅”版:【二级传播】就是“一传十,十传百”。

2.【沉默的螺旋理论】

由伊丽莎白·诺尔-纽曼提出,解释了在社会舆论形成过程中,个体如何根据感知到的主流意见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从而导致某些观点被压制,而另一些观点则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俗语“祛魅”版:【沉默的螺旋】就是“风行草偃,民莫敢违”。(出自《左传·襄公十四年》,即风一吹,草就倒下了。形容当一种强大的风气或趋势出现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跟随,没有人敢违背。)

3.【弱传播理论】

由中国学者邹振东提出,在现实世界中,强者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但在舆论世界中,情况却相反——弱者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同情,他们的声音更容易被传播和放大。

中国俗语“祛魅”版:【弱传播】就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二、传播社会学相关理论

1.【拟剧理论】

由欧文·戈夫曼提出,即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展示的行为和表现,类似于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在表演时个体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角色期待,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

中国俗语“祛魅”版:【拟剧】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2.【场域理论与再生产理论】

由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他认为社会空间中的行动者会依赖自身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等进行竞争,这些资本还会凭借“惯习”进行传承,进而使得社会结构和不平等在代际之间不断再生产。

中国俗语“祛魅”版:【场域中的再生产】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三、情感传播相关理论

1.【情动理论】

不受认知加工束缚的、模糊的感受状态就是情动,主要发生在感官与身体层面,情动被话语捕获之后(例如愤怒、开心等)就成了情感。

中国俗语“祛魅”版:【情动】“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也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

2.【共情传播理论】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也被称为移情、同感、共鸣或同理心,是指个体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在特定情景下做出准确情感反应的一种能力。共情传播就是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

中国俗语“祛魅”版:【共情传播】就是“将心比心”。


四、媒介学相关理论

1.【想象可供性理论】

由传播学者约书亚·梅洛维茨在可供性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指用户在心理和认知层面上对媒介和技术的潜在用途和可能性的想象和感知。这些想象不一定基于实际的功能,而是基于用户的预期、经验和文化背景。

中国俗语“祛魅”版:【想象可供性】就是“相由心生”。

2.【媒介物质性理论】

强调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其物理和物质特性本身也会影响信息的生成、传播和接收方式。

中国俗语“祛魅”版:【媒介物质性】就是“艺随工变”(是一句中国俗语,主要用来形容艺术的表现形式会随着工匠采用的工艺变化而变化,例如陶瓷工艺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不同朝代陶瓷的不同色彩)


五、受众相关理论

1.【社会分化论】

社会分化论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在个人差异论的基础上发展修正而来,他们认为,社会现实中的受众在接受媒介和选择内容的过程中不但有“个人差异”而且还有共性。相同社会的成员往往行为类似。不同社会类型的成员趋向于选择不同的媒介内容。

中国俗语“祛魅”版:【个人差异论】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社会分化论】就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2.【涵化理论】

由乔治·格伯纳提出,指长期接触某种媒体内容,逐渐在观众心中培养出一种与媒体内容相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俗语“祛魅”版:【涵化】就是“潜移默化”

假如用中国俗语来“祛魅”传播学理论......

往期干货推文
第六期新传四大刊趣文速览(附论文阅读笔记)
从九月热点中找新传论文选题:cos委托、微短剧、三只羊……
《新传理论工具箱》2.0上线——打造专属新传人的理论库!
做知识:一项小红书知识博主的自我民族志
人与媒介百人访谈计划:主播的数字江湖(1100)
假如用中国俗语来“祛魅”传播学理论......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全网转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458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0月23日 10:43
下一篇 2024年10月23日 10:44

相关推荐

  • “妇科神器”被骂上热搜,背后是中国女性不可言说的痛

    相信做过妇科检查的女性,一定都对下面这个仪器很熟悉: 鸭嘴钳。 学名“阴道窥器”。 检查时,医生会使用鸭嘴钳撑开阴道,以便更好地观察阴道壁和宫颈。 再用棉签从鸭嘴钳中间的缝隙深入,提取些分泌物。 按理来说,鸭嘴钳算是保护女性健康的“妇科神器”。 但最近,它却被骂上了热搜。 有网友在网上发了一条视频。 视频中,她提到了鸭嘴钳的发展史: 1847年,一个美国医生…

    2024年6月10日
    13400
  • 公众生活不是“秀”,别把镜头转错了方向

    木雨杏 云南财经大学 ——2024年度红网“青椒评论”系列作品 当直播的镜头不恰当地转向,将不知情的公众卷入其中,成为“展示品”时,这一行为便超越了娱乐与分享的界限,更是触碰了法律与道德的底线。近日,一些博主将直播的镜头对准了上班族早高峰的通勤场景,地铁站、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成了他们追逐流量的新战场。忙于生计的上班族被拉入了一场没有剧本的“真人秀”,他们的形…

    2024年7月20日
    14000
  • 女生宿舍晒“婴儿服”,把辅导员吓得够呛,真实原因让人汗流浃背!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我是略略 不了解教师队伍的人,总认为在众多老师当中,觉得大学老师是最轻松的,因为大学老师管理的是大学生,都成年了,大学生总比小学生好管吧! 但略略说句真心话,当了辅导员后,我真心觉得大学生比幼儿园小朋友都难管多了,毕竟幼儿园小朋友不会动不动就说:老师我不想活了! 实际上的大学生真不好管,有时候挺让辅导员崩溃的。 这两年“脆皮大学生”…

    2024年5月27日
    19700
  • 生育率暴跌十年,韩国中年人突然变抢手了?

    韩国老中青三代,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难题。在生育率低和人口老龄化难以扭转的情况下,韩国人想要松弛地活着并不容易。任何看似向好的变化,都只是垃圾时间的高光时刻罢了。对整体形势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文 | 刘三金 编辑 | 米利暗 来源 | 凤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在生育率连续低迷41年后,韩国就业市场正在起变化。 韩国总和生育率从1…

    2024年8月1日
    12900
  • 一位智力残疾女性的生育史

    “ 吴敏儿出生在一个有着10个孩子的家庭。她的母亲有智力残疾,在花季的年龄嫁给了40岁的父亲,吴敏儿是母亲生下的第一个正常存活的孩子。在差不多23年里,智力和孩童相当的母亲十度怀胎生子。 这是一位智力残疾女性的生育史。一位弱势的女性,只能凭借自己的生育价值,在艰难的人世间生存。 本文根据吴敏儿(化名)及其家人的讲述撰写。 婚礼后,她开始了连续生育…

    2024年6月10日
    163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xinenw@qq.com

邮箱B:xinenw@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3:30;周六周日10: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