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排放受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其过程中的植被破坏等活动会释放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暖。为了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排放,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碳泽智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0日至11日前往日照市海滨国家森林公园、银河公园、星岛蓝碳计划多地进行实地调研。
林场初建铸绿基,公园今成汇碳功
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前身为大沙洼林场,因防风固沙等目的大规模造林,1992年获批成立,为全国首批国家森林公园。实践队员通过采访工作人员和当地游客,了解到森林公园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以生态保护为主,同时适度开展旅游活动。被采访者表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坐拥海与森林,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强大的生态系统,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正因如此,日照的环境十分宜人,空气清新,天空澄澈,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非常舒适的生活与游玩环境。”此外,森林作为重要的碳汇,在碳排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对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图为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森树林。陈洁文 供图
绿地水体同护,碳汇气候共优
随后,“碳泽智行”实践队员抵达了银河公园。这座公园独具匠心,巧妙融合了休闲娱乐与景观等多元功能,在土地利用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性。实践队员们实地观察发现,公园内分布着大面积的绿地,清澈的水体以及部分人工设施,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公园在规划和管理过程中愈发重视绿色植被的养护和水体的保护。通过精心的呵护,提升植被的碳吸收能力,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从而增强整个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有效减少碳排放。当前,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公园的土地利用趋势正朝着在满足市民休闲需求的同时,不断优化生态空间布局的方向发展。像银河公园这样,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增强碳吸收能力,不仅能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还对改善城市微气候、降低城市碳排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询问市民对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陈洁文 供图
深入蓝碳研机制,精耕海土促汇存
1月11日,“碳泽智行”实践队前往星岛蓝碳计划所在地。踏入此地,实践队员们首先被一幅巨大的导览图吸引,上面清晰标注着各类海洋生态区域分布。这里是开展蓝碳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区域,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所谓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工作人员还介绍道:“新的蓝碳计划是旅游与农业相融合的项目。早些年,这片码头主要用于渔业养殖,渔民出海捕鱼,土地利用形式较为单一。如今,该区域大力发展旅游业,建成了兴岛奇幻乐园、星辰旅行者、海洋太空舱和威士忌酒吧等以低碳理念为主的功能区,吸引了大量游客。而且,星岛蓝碳计划秉持保护优先、科学开发的原则。”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导览图和听取专业讲解,深入了解了该区域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滨海湿地修复等土地利用方式与蓝碳增汇的紧密联系。随着全球对海洋碳汇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星岛蓝碳计划景区正积极探索创新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管理策略,旨在充分发挥滨海湿地等海洋生态系统的巨大碳汇潜力,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这也代表了未来沿海地区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管理的新方向。
图为实践队员对导览图的探索。陈洁文 供图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不仅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更深刻认识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规划和优化对于控制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足迹的意识。实践队员们将把这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和所学,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实践队员们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环境问题,共同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碳泽智行社会实践队将继续关注土地利用与碳排放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陈洁文)
图为“碳泽智行”社会实践队成员合照。逄兰 供图
本文来自作者V-ing原创投稿,不代表欣文网任何立场,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并且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5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