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润泽千里田,智能灌溉促丰年——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禾护乡实践队

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征途上,节水灌溉技术的改革至关重要。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水灌溉的号召,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禾护乡实践队走进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翟王镇东马村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本次实践旨在调查农户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意愿,分析影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漫灌岁月的告别:探寻农业节水新途径

传统的灌溉方式在我国农业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普遍采用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和农作物减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此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状,实践队员深入农村,走进田间地头,对当地的传统灌溉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当地还留存着部分传统灌溉设施仍在使用。通过较为直观的方式,了解传统灌溉的具体情况,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提供现实依据。

2025012609555214

图为实践队员与农户交流影响灌溉设施选择的因素。贾欣橦 供图

在采访当地居民过程中,实践队员与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调查与访谈,了解到部分农户对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认知度不高,重视度不够,这也是导致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全面推广的重要阻碍。“这么多年都是从河里抽水直接灌溉到田里,用习惯了,一时半会啊真接受不了那些个新玩意儿!”被采访居民王大爷说道。实践队员综合当地土壤质地以及地形地貌各方面因素,向王大爷详细介绍了滴灌这一新型灌溉技术。同时也了解到,近年来当地的有一部分耕地尝试更换了这一新型灌溉技术,并已经投入了使用。据统计,由于滴灌设施的投入使用,该地灌溉年均用水量大幅度降低,粮食长势和土壤健康状态明显好转。

2025012610015373

图为实践队员了解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情况。李珂 供图

节水时代的来临:引领农业节水新篇章

节水灌溉的推广,提高了当地的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队员跟随农户,来到应用滴灌设施的田地中,近距离观察和了解滴灌设施的建设情况,包括管道布局、滴头安装、控制系统等。根据当地农户王阿姨介绍,滴灌系统的运行是基于压力差原理,利用水泵从水源抽取水,通过加压,将水顺着管道系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在输送过程中,浇灌水要经过过滤器去除杂质,最终通过滴头以均匀、缓慢的速度释放水分,滴入土壤,直接作用于作物根部,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这种灌溉形式,可以直接将水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能更加方便的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实践队员触摸滴灌管道,亲眼见证了水滴缓缓流入作物根部,真切感受到了滴灌技术带来的节水效益和农业生产的变革,也体会到了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25012610015676

图为当地滴灌设施管道。李珂 供图

但当实践队员走进一片田地,却发现有一部分滴灌设施管道已经年久失修,带着疑惑实践队员采访了这片耕地的主人李大伯。据李大伯介绍,他家的滴灌设施几个月前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处于水源处的水泵不能正常加压,而且多处滴头都发现了堵塞,导致整条管道都不能正常输水。“我早就向村委会反映这个问题了,可碍于村里会修的人不多,咱自己也不明白这新玩意怎么弄,只能是一拖再拖。”李大伯满面愁容的介绍道。实践队员针对考察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政府补贴政策和技术推广与服务是影响居民对新型灌溉设施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政府对节水灌溉设施给予补贴,能降低农户成本,提高其采纳积极性。补贴力度大,农户采纳意愿就更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能帮助农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节水灌溉设施。完善的售后服务可及时解决设施使用中的问题,增强农户采纳信心。

实践队员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包括调整滴头间距、改善管道布局、定期清理过滤器等在内的多项改进措施。在实践队员的帮助下,农户的节水设施得到了有效改进,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作物生长状况也得到了改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收益,共创绿色发展模式。

在对农户的实地调查中,实践队员耐心倾听农户心声,详细记录了他们对节水灌溉设施的看法和建议。通过与农户的深入交流,了解到大多数农户对节水灌溉设施持积极态度,但受限于资金、技术、政策等因素,部分农户的采纳意愿并不强烈。实践队员明白了技术推广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更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在未来的实践中,实践队员们将会持续关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增加了解农村,接触实际的机会,助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乡村振兴。(通讯员 李珂)

 

5

图为青禾护乡实践队合照。孙晓欣 供图

 

 

本文来自作者*Authority σか原创投稿,不代表欣文网任何立场,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并且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51362.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7日 17:59
下一篇 2025年2月7日 22:13

相关推荐

  • 2024年安徽省所有本科高校校徽

    1.安徽大学校徽 2.安徽师范大学校徽 3.安徽农业大学 4.安徽工业大学 5.安徽理工大学 6.安徽工程大学 7.安徽中医药大学 8.安徽建筑大学 9.安徽财经大学 10.安徽医科大学 11.安徽科技学院 12.安徽艺术学院 13.安徽公安学院 14.安徽新华学院 15.安徽三联学院 16.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17.安徽外国语学院 18.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2024年11月26日 校园频道
    4750
  • 探寻红色印记:曲阜师范大学“赤色处处点,重温伟人行”实践队走进济南解放阁

    近日,“赤色处处点,重温伟人行”实践队怀着崇敬与求知的心情走进济南解放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济南解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解放阁作为济南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它既是济南解放的重要纪念地,也是革命精神的象征。实践队一行抵达解放阁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峨庄严的楼阁,其古朴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现代化…

    2025年2月11日
    2950
  • 科普智能换脸技术,谨防数字儿童拐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与此同时,广大群众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2024年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绘社区,筑梦基层”社会实践队在云南省楚雄市复兴苑小区开展了科普数字儿童拐卖骗局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社区家长以及儿童介绍科普当今新起的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AI换脸儿童拐卖…

    2024年8月11日
    4260
  • 重庆渣滓洞:红色精神的见证——曲阜师范大学“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实践队

    重庆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迫害革命志士的地方。这里曾经关押过无数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的革命先辈,他们在这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始终坚守信仰,不屈不挠,展现了崇高的革命精神。 渣滓洞始建于1939年,最初是一座监狱,后来成为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秘密审讯和关押场所。这里关押过的著名革命烈士包括江竹筠(江姐)、许建业等。这些革命先烈在极端恶劣的…

    2025年1月24日
    289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xinenw@qq.com

邮箱B:xinenw@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3:30;周六周日10: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