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示范区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棚,整整齐齐的分布在广袤的土地上,大棚里种植各种各样的粮食、水果和蔬菜。在大棚的两侧是新修筑的排水渠和各种设施管道。一辆一辆拉满农产品的货车驶入驶出。实践队员看到大棚里很少人有进行农务,疑惑的询问村支书,了解到现在村民不需要出门干活,只需在家里操作手机就可以进行种植、灌溉、采摘,省了很大的时间、精力。各种高新农用机械在田地上工作,村民驾驶收割机在农田中穿梭,进行高速精播、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卷盘桁架式对行淋灌、北斗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小麦联合收割机等,改变了实践队员对于农民在田地弯腰劳作的印象,不禁感叹起现代农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随着村领导的指引,实践队员走进一现代智能农业产业园。进入园区,一项项智能化管护设施、一个个产业综合体项目着实让人大开眼界,智慧物联网管理的雨林温室、无土栽培的小番茄,各种高科技农业场景。除此之外,实践队员还看到小型的玻璃温室,通过运用智能种植管理系统、智能灌溉系统、隔层板自动收放系统、水处理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等进行对新品种的农产品的生产种植,通过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技术等创新手段,提升产量,培育出更适应性更强,单位产量更高的农产品。技术人员采摘几个栽培的火龙果给实践队员品尝,火龙果本来是过季水果,但是在产业园大棚和技术人员的辛勤栽培下,实现了水果全季度生长,品质还得到了提升。
实践队员向技术人员询问火龙果质量提升的奥秘,农业产业园技术人员朱鸿说道:“可不要小瞧这个大棚,它设有专门调节温度、湿度的智能化温控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的特性配置所需的生长环境,种植作物不受土地、空间和气候条件的约束,可实现周年连续生长。”工人向实践队员展示了如何在手机上实现查看大棚内各项数据和蔬果长势情况,并展示了命令天花板打开通风、提高亮度,命令水管进水调控湿度,调整中央空调改变温度以及改变营养液配比的功能。随后来到小番茄园区,队员发现这些番茄是种植在特殊的养殖架上,用专用的培养皿提供水分和养分,通过中央支架连接到控制中心,在中控室进行计算机自动化调节。实践队员品尝小番茄,酸甜可口,果肉鲜嫩,比一般的番茄个头更大且更爽口。
参观完农业产业园后,实践队员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来前往农产品展销中心。一路上,一辆辆货车驶过,载满了新鲜的瓜果蔬菜开往全国各地。很多货车司机摇下车窗向热情地向村支书和实践队员打招呼,欢迎队员们的到来。很多货车司机以及在大棚中工作的农民工都是村里的村民,智慧农业的兴起不仅仅改变了数百年传统的种植方式,而且带动了整个村子安居乐业氛围。
实践队员到达农产品展销中心。大厅放满了各式各样的智慧大棚下产出的农产品。不少游客在此参观,并批发不少带回家。产业园积极开展产销对接,组织农业企业参加净菜进京“六进”暨衡水品牌农产品“一桌餐”品鉴等活动,不断提高桃城区果蔬产品知名度。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认识到智慧农业的发展相对于普通的农业活动更加的先进、在保证质量提升的同时,还促进了农产品的促销,带动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希望各农业园区继续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让智慧农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通讯员 张旭然)
本文来自作者G原创投稿,不代表欣文网任何立场,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并且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5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