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乡村能源脉搏,共绘乡村振兴新篇——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实践队

在国家能源变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轮驱动下,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潘渡镇王沃庄村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革。为了探究当地的能源消费模式,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实践队深入此地,开展了一场关于乡村能源消费模式的实地调研,旨在探寻能源变革如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踏入菏泽乡村:能源消费模式的全面摸底

实践队队员抵达王沃庄村后,迅速投入工作,首先便采访到了当地村民李女士。李女士介绍道:“在我们村,煤炭、薪柴等传统能源在部分家庭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冬季取暖和日常烹饪方面。尽管如今电能、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已逐渐进入乡村,但传统能源在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中,仍不可或缺。”她还提到,村里的用电高峰期大多集中在寒冷冬季与炎热夏季,主要用于做饭、取暖、照明等基本生活需求。月度能源支出差异显著,每月能源支出从百元以下到千元以上不等,这从侧面反映出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与消费习惯。

2025021012235837

图为实践队员与李女士交流能源使用现状。曹雅平 供图

深入剖析:能源与生计的紧密纽带  

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深入当地,与村民和村干部展开交流,逐步揭开了能源消费与村民生计的紧密联系。居住在现代化独立式住宅的村民王大爷提到,他家的房子是近几年经济条件改善后建造的,现在生活非常便利,家里配备了空调和电脑,虽然电费有所增加,但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品质显著提升。而在另一户简陋砖木结构房屋的村民刘女士家中,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她主要依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平时用电仅限于电视和电饭煲,冬天取暖依然依赖煤炭,尽管这种方式不够环保,但成本较低。村干部介绍,村里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许多村民通过外出务工和农产品销售增加了收入,建起了新房,并购置了更多电器。不过,仍有部分困难户的住房条件和能源消费方式改善不大。在交流取暖方式时,村民王女士提到,他们一直使用煤炭取暖,虽然这种方式不够环保,但成本较低,且能保持室内温暖。而村民李女士则表示,电暖器使用起来方便且干净,虽然电费相对较高,但只有在觉得冷的时候才会使用,总体花费感觉比煤炭便宜,同时更加环保。

2025021005255473

图为王沃庄农户李女士家煤炭。曹雅平 供图

在交流基础设施时,王女士说,“村里电网改造后,用电稳定性大幅提升,家里使用的电器也增多,部分家庭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村干部也介绍道“基础设施好的村庄,能源供应稳定,新型能源推广也容易。我们村经过电网改造和道路硬化后,村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对新型能源的接受度也高了。而一些基础设施差的村庄,连基本的能源供应都成问题,更别说推广新型能源了。”通过这些与村民和村干部的交流,实践队员们逐步揭开了能源消费与村民生计的紧密联系,为后续的研究和政策建议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点亮乡村发展新路:能源变革实践

在传统能源困境与能源变革新机遇的交织下,村民使用的能源种类更加丰富。太阳能光伏板不断走进农村。在政府补贴与技术支持下,许多村民在自家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通过与村民的交谈,实践队员们得知这些太阳能光伏板不仅能满足家庭日常用电需求,多余电量还可并入电网获取收益。同时风力发电设施也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乡村空旷地带,一座座风力发电机拔地而起,巨大的叶片随风转动,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村民李女士说:“自从在这里建设了风车,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好,获取的能源也越来越方便。”风力发电不仅为当地的村民提供绿色能源还使当地的环境越来越好。

2025021005261241

图为菏泽王沃庄村附近的太阳能光伏板。杜嘉润 供图

在与村民李女士关于能源消费意愿的探讨中,村民们表达了多元化的考量。成本、便利性、安全性等因素是他们选择能源时的重要依据,而对环境的影响、政府政策等也逐渐成为关注焦点。节能意识在村民心中悄然生根,部分家庭已将节能措施融入日常,合理控制电器使用时间,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对于新型可再生能源,村民们的态度复杂而真实。当地村干部介绍:“村里确实有不少村民对新型能源感兴趣,但因为价格和使用不便等问题,还在观望。政府的政策支持非常重要,如果能有更多补贴和优惠政策,村民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有人因对其性能与成本的担忧而犹豫不决,也有人满怀期待,渴望尝试这一新兴事物以改善生活。村民们认为,价格昂贵、使用不便、维护成本高等是使用新型能源可能面临的困难,而政策支持不足更是让他们望而却步。

根据此次调查,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农村能源消费模式的复杂多样,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探索并存,反映村民面对能源选择时的无奈与期盼。村民们的故事构成一部生动的乡村能源发展史。(通讯员 曹雅平)

2025021005215974

图为心系农情实践队员合照。李珂 供图

本文来自作者匿名用户原创投稿,不代表欣文网任何立场,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并且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52047.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1日 16:14
下一篇 2025年2月11日 16:15

相关推荐

  • 智启社区新生活,助力数字化跨越——曲阜师范大学“学润乡土,嘉行筑社” 实践队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城市社区宛如一座充满无限可能的科技宝藏库,然而,深入其中却发现,仍有不少居民在数字化的大门前徘徊。独居老人面对智能手机上密密麻麻的图标不知所措,渴望与子女沟通却因不会操作而受阻;残障人士有心借助数字工具拓宽生活空间,却因缺乏适配技术难以如愿;低收入家庭更是因经济压力,无法购置电脑等设备跟上时代步伐,只能望 “数” 兴叹。 为打破这…

    2025年1月21日
    3340
  •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助力社区防范诈骗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网络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提高公众特别是社区居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绘社区,筑梦基层”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8月2号前往聊城市东昌府区开展预防网络诈骗实践活动,旨在普及网络诈骗知识,教育居民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 智绘社区,筑梦基层”社会实践队队员首先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实践队员…

    2024年8月11日
    6090
  • 座谈会听弦歌不辍,绘蓝图见初心如磐

    2024年8月6日,在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副教授杜心栋老师的带领下,由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包滢钰、顾倍毓、高雨珊和宁隽妍组成的灌南县农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团开展河海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灌南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座谈会,深入探讨灌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现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灌南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2024年8月7日
    7900
  • 绿色家园进社区,文明实践树新风

    为了进一步强化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构建文明美丽的社区环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绘社区,筑梦基层”实践队成员于2024年7月30日前往北海市海城区海角街道展开了“学习垃圾分类,营造美丽环境”实践活动,采访了一些社区居民,了解了他们对于垃圾…

    2024年8月11日
    4910
  • 能源转型启新程 潍坊乡村焕春荣——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实践队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浪潮中,能源绿色逐渐成为驱动乡村经济、生态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向繁荣富裕铺就坚实通途。为探索乡村能源消费模式,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李家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农户对于新能源的使用意愿。

    2025年2月11日 校园频道
    295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xinenw@qq.com

邮箱B:xinenw@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3:30;周六周日10: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