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入乡赋能,新农村焕彩腾飞——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实践队

在能源转型浪潮下,新能源使用正成为改变乡村风貌与发展模式的新引擎。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扶持,新能源逐渐在农村落地生根。为探索乡村能源消费模式,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周村进行实地考察,调查乡村能源使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了解周村新能源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及新能源使用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为当地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太阳能光伏,点亮乡村新希望

为了解农村新能源主要实现形式,实践队员来到了村口位置,对村庄全貌进行简单的勘察。通过询问村庄村民以及村委会负责人了解到,目前太阳能光伏是周村新能源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据村委会负责人介绍,“济宁市在2023年提出了促进太阳能板安装的政策,提出要促进太阳能光伏提质升级,大力实施“光伏+”工程。村庄积极响应市里的绿色能源号召,积极安装太阳能板,目前太阳能板的普及率在村里已达65%”。

750682636f003eee5d1d158ec7bbbbea

图为实践队员调查太阳能助力绿色大棚经济。杜嘉润 供图

除光伏屋顶的租赁以及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之外,太阳能板也在绿色大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村庄外围的大棚种植区,种植区负责人王女士向实践队员热情的介绍,“以前大棚需要照明的时间长,耗费电量高,费用也高又不环保。但自从政策下来之后,在市里面的补贴下,我们购入了大量的太阳能板,安装在了大棚外面以及路灯上,可省了不少钱呢!现在不仅产量高了,费用也降低了,收入对比以前可多了不少!”

此外,光伏项目还催生了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大棚农业利用光伏场区发展特色种植,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光伏板为草莓生长遮挡强光、调节温度,形成适宜小气候。游客既能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又能了解光伏发电知识。这种结合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拓宽增收渠道,光伏收益实现稳步增长。同时,在草莓采摘旺季,当地的特色生产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周边地区的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如今,周村凭借此创新模式,成为周边热门旅游地,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惠民利民,铺就增收路

评价一件东西的价值,主要看它是否对人民有利。为了解新能源对农户家庭能源支出的影响,调查小组在村委会的引荐下来到了村民李大爷家中。在路途中可以看出,周村积极响应新能源政策,引导农民利用闲置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面板。这一排排光伏面板不仅是新能源走入农村的象征,更是农民增收的利器。

2025021005261241
图为农户房顶的光伏板。杜嘉润 供图

据李大爷自述,屋顶的光伏面板不仅满足自家日常用电,多余电量还能并网销售。李大爷笑着说:“以前屋顶空着,现在装上这光伏板,每年能多赚好几千块,用电还不花钱,政府这政策真是好!而且现在有了太阳能就不用烧煤了,不仅家里干净了,村里的环境也变好了,真是一举多得!”村委会经过多年数据求证,太阳能板的安装为村里农户平均每年增收2000-3000元的收入。周村村委会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太阳能光伏面板在周村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农民享受到绿色能源带来的红利,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农村清洁能源的发展,也为农民开辟了一条稳定、可持续的增收道路,让“阳光收益”照亮乡村。

2025021012275868

图为调查队员进行农户意愿调查问卷的采访。李梦飞 供图

随后调查队员们来到了村广场,并下发了调查问卷,收集村民对新能源发展和利用的看法。

在调查问卷中刘奶奶提到,过去太阳能在农村常被视为新鲜事物,村民们大多摇头,觉得投资大、回本慢,对效果也持怀疑态度。刘奶奶回忆道:“那时觉得这东西贵,能不能发电、能用多久,心里都没底。”然而,随着村里几户人家率先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情况逐渐改变。这些人家不仅自家用电不愁,多余电量并网还能赚钱。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们开始心动。现在,太阳能在农村已深入人心,从怀疑观望到积极接纳,村民们想法的转变,正推动着太阳能在农村的广泛应用,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太阳能光伏在农村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观念革新与实际收益相互促进的生动篇章。从最初被视作新奇却存疑的事物,村民们因成本、效果等担忧而观望,到部分先行者率先尝试,以实际收益打破疑虑,带动周边村民积极参与,实现了从怀疑到接纳的重大转变。周庄等地通过政策扶持,降低太阳能光伏面板安装成本,简化并网流程,让村民切实受益,开辟增收新途径。同时,太阳能热水器等应用也凭借便捷、节能的优势,在农村普及开来。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农民对太阳能的看法,更推动了农村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为乡村绿色发展、节能减排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乡村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通讯员 纪翔宇)

2025021005215974
图为心系农情实践队员合照。李珂 供图

本文来自作者匿名用户原创投稿,不代表欣文网任何立场,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并且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52052.html

(0)
上一篇 2025年2月11日 16:11
下一篇 2025年2月11日 16:14

相关推荐

  • 曲阜师范大学“赤色处处点,重温伟人行”社会实践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赤色处处点,重温伟人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3日以“追忆峥嵘岁月,赓续时代华章”为主题开展会议,商讨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地点及具体规划。 会议伊始,队长朱兆瑞详细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的背景和意义。强调红色基因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讲好红色故事,让更多人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2025年2月11日
    3460
  • 云端首次集结,共绘振兴蓝图——曲阜师范大学“智融乡情,数润乡土”实践队首次线上会议召开

    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智融乡情,数润乡土”实践队举行了第一次线上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凝聚团队力量,明确实践方向,为后续深入乡村开展实践活动筑牢根基。 会议伊始,团队负责人李会娜详细阐述了实践队的成立初衷与核心目标,即借助数字化技术,挖掘乡情资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围绕这一目标,各成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梳理出了涵盖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乡村…

    2025年1月13日
    2670
  • 宣传优秀文化,感受历史沉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24年8月3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绘社区,筑梦基层”实践队走进临沂市罗庄区沂堂镇,感受历史文化的沉淀。 走进寻常人家,感受优秀文化 村子里不光有低低落落的房屋,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在村书记的指引…

    2024年8月11日 校园频道
    5880
  • 投身环保实践,共建绿色家园——曲阜师范大学“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环保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实际行动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青春力量,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2025年2月5日,一支名为 “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 的实践队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来到社区。他们热情洋溢地向社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手册上不仅详细介绍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

    2025年2月6日
    3230
  • 学子助力社区清洁,绘就环境新画卷——曲阜师范大学“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的志愿者们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开展了一场热火朝天的社区卫生打扫活动,为营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社区的主干道上,堆积了不少落叶与杂物,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整洁与美观。负责此区域的志愿者们二话不说,立刻挥动扫帚,从街道的一端开始,仔细地将落叶…

    2025年1月19日
    3130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xinenw@qq.com

邮箱B:xinenw@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3:30;周六周日10: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