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为了解当前乡村教育现状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禾护乡实践队的队员于1月15日来到临沂市莒南县岭泉镇的一所乡村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调研活动。
召开线上会议,制定各项实践任务
在开展实地调研之前,青禾护乡实践队在线上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此次线上会议首先明确了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及目的,并布置了各项具体实践任务。由于此次社会实践既需要实地调研还需要一些数据支撑,根据任务安排,部分实践队员先查找相关数据,其他队员编写调查问卷,之后实践队员开始进行实地调研。
图为队员在参加线上会议。 李宇书 供图
参观乡村学校,了解学校教学环境
实践队员到达该所乡村小学,先找到了几位老师大致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环境。这几位老师热情地带领实践队的队员参观了学校,并向实践队员介绍了学校的大体情况。在与这几位小学老师的交谈中,实践队员得知该小学的教学环境在近几年随着社会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很大改善,孩子们有了篮球场,可以享受打篮球的快乐,学校的多媒体设备换新成了智能教学一体机,教室的桌椅也全部换新。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了校长办公室,了解了实践队员此行的目的之后,校长说道:“最近几年,在乡村振兴这个大的战略背景之下,乡村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的作用下,乡村教育得极大发展,一方面是教学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的补充,这个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老师到我们这些乡村学校进行支教。”但校长又补充道,由于学校坐落在一个普通的乡镇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教育条件仍是受限,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并且学生数量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学生转到县城或者市区上学。
图为学校教室。孙晓欣 供图
采访乡村教师,深入了解情况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前的教育现状,实践队员与该所学校的老师进行了深入交谈。据王老师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亦不断进步,他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教育。“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家校联动才能实现。我们都相信,在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教育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王老师补充道。
乡村教师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承载者,他们的职业认同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践队员又找到刘老师进行了有关教育问题的采访。采访过程中刘老师坦言,在参加工作之前,同众多即将迈入工作大门的人一样,他对这份教育工作充满了期待与美好的憧憬,并希望自己能够有一番作为。可当他第一次来到这所乡村小学时,内心还是感到有落差,他并不认为在这所小小的乡村学校他能够取得什么成就或作为。但当他走进教室,站上讲台,看到孩子们天真朴实的模样,他的心不知被什么所触动,在那一刻,他意识到,他来到这里的意义便是为这些孩子带来知识与希望。现在的刘老师无比热爱他的工作。
图为实践队员在采访乡村教师。孙晓欣 供图
实践队员在与几位乡村教师交谈后,发现了当前乡村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一是师资力量较差,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学科教师比例失衡,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稀缺,导致这些课程难以正常开设,从而无法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生源流失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将孩子送到城市读书。三是部分家长文化素质比较低,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缺乏关注和引导。实践队员认为乡村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着重解决上述问题。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对乡村教育现状的深入探索,更是青年学子与乡村教师之间情感与理念的碰撞。它不仅让实践队员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激发了他们对乡村教育的关注与思考。
本文来自作者*Authority σか原创投稿,不代表欣文网任何立场,如需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并且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5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