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一部名为《掌心》的古装悬疑剧以黑马之姿闯入观众视野。这部由刘诗诗、窦骁主演的30集剧集,自2月7日登陆优酷以来,豆瓣开分8.3,连续三周霸榜猫眼热度TOP3。它摒弃了传统古偶的甜宠套路,以一场横跨18年的女性复仇为主线,用悬疑权谋与女性觉醒的双重张力,掀起了一场关于“女本位叙事”的行业地震。

一、人设突围:从“复仇工具”到“棋手觉醒”
《掌心》最颠覆的,是塑造了一群“不完美却鲜活”的女性群像:
- 叶平安(刘诗诗饰):医学世家遗孤,以江湖游医身份蛰伏十八年。她擅用心理战术与催眠术,却并非“开挂大女主”——为接近仇敌不惜自毁名声,甚至与元少城(窦骁饰)互为棋子。剧中她手染鲜血时的颤抖,揭开了复仇者人性的裂缝。
- 陆丹心(宣璐饰):飒爽女镖师,因性别歧视被迫隐姓埋名。她与叶平安的结盟不仅是武力支援,更暗含“女性职业困境”的互文,一场雨中剿匪戏尽显巾帼锋芒。
- 霓裳(张予曦饰):花魁身世成谜,以易容术周旋权贵。她与叶平安的“双面间谍”关系,将美貌化作致命武器,却也在权力倾轧中迷失自我。
这些角色跳脱了“男性附庸”的窠臼,构成“复仇者联盟”式的共生关系,正如网友所言:“她们不是谁的妻女,而是自己的执棋者。”
二、叙事革新:悬疑线裹挟下的盛唐浮世绘
导演柏杉以《唐朝诡事录》的诡谲美学为基底,构建了多重叙事维度:
- 时间迷宫:通过插叙与倒叙,将十八年前的灭门惨案与当下命案交织。首集“血衣验尸”片段,叶平安指尖触碰证物时闪回的记忆碎片,以蒙太奇手法揭开复仇序幕。
- 阶级隐喻:元少城(窦骁饰)出身邙沟贱民区,爬向权力顶端的路上,与叶平安形成“底层互害”的荒诞闭环。一场除夕夜戏中,权贵宴饮笙歌与流民冻死街头的对比镜头,直指盛唐光鲜下的腐朽。
- 符号暴力:剧中反复出现的“棋盘”“药杵”“铜镜”,既是破案线索,也暗喻角色命运。叶平安调配的致幻药剂“浮生散”,更成为操纵人心与自我救赎的双面刃。
三、制作破局:AI妆造与古典美学的化学反应
该剧在制作上实现了技术赋能与传统审美的平衡:
- “神力霓裳”AI妆造:阿里大文娱自研的妆造模型,为角色设计出300+套服饰。叶平安的素麻布衣与霓裳的雀金裘形成阶级对比,元少城从粗布短打到锦绣官服的蜕变,外化权力欲望的膨胀。
- 电影级镜头语言:第15集“元府灭门”转场戏中,镜头从血泊缓缓上移至皇宫烟花,以冷暖色调碰撞诠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怆,被观众称为“2025古装剧封神运镜”。
- 考据型细节:从武周时期的“月牙凳”到太医署的《新修本草》,道具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叶平安调配药方的动作经中医药专家指导,抓药、研磨、煎煮一气呵成。
四、争议与启示:女本位叙事的可能性与陷阱
尽管口碑高企,《掌心》仍面临质疑:
- 叙事密度过高:前8集埋设47个伏笔,部分观众抱怨“脑容量告急”。
- 人性刻画失衡:元少城黑化过程略显仓促,权谋线后期稍显疲软。
但不可否认,其**“女本位”探索**意义深远:剧中女性角色拥有独立故事线,女皇、女官、女医、女镖师构成权力谱系,甚至出现“男子和亲”的反传统设定 8。这种颠覆,恰如制片人周照中所言:“我们要让女性角色不再困于情爱,而是成为历史的书写者。”
结语:在掌心写下的不仅是复仇,更是女性叙事的新章
《掌心》的珍贵,在于它撕开了古装剧的另一种可能——当叶平安最终放下执念,选择以医者身份重建顾氏医馆时,这个曾被仇恨吞噬的女性,终于从“棋子”蜕变为“弈者”。正如剧中那句贯穿始终的台词:“掌心能握住刀刃,亦能托起新生。”
在仙侠剧仍在批量生产“三生三世”的2025年,《掌心》用它的冷峻与热血证明:真正的“大女主”,从来不需要踩着男人的肩膀登顶。她们的故事,本就该如盛唐的牡丹,肆意绽放在属于自己的土壤。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欣影视,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52583.html